从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归来,我写了篇陪赛心得给大家蓄力!

广州杠杆炒股公司_股票配资开户_线上股票配资开户流程

  • 首页
  • 广州杠杆炒股公司
  • 股票配资开户
  • 线上股票配资开户流程
  • 你的位置:广州杠杆炒股公司_股票配资开户_线上股票配资开户流程 > 广州杠杆炒股公司 > 从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归来,我写了篇陪赛心得给大家蓄力!
    从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归来,我写了篇陪赛心得给大家蓄力!
    发布日期:2024-02-18 04:09    点击次数:181

    晚上好啊姐妹们,我姗姗来迟来发文了!

    1月份对我来说还蛮忙碌的……先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病,然后带着俩病号在长白山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后又陪孩子在大雪纷飞中漂流、打雪仗,接着送孩子们去南京参加STEAM研学营,然后我先回广州,孩子们自己搭乘无陪儿童航班回家……

    满足了满足了,南方人什么雪都看到了

    结果孩子们还在机场,丢失了手表和证件,我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陪孩子在机场大海捞针一样去找,幸好还能找回来😂。所以允许我在鸡飞狗跳中给自己缓了几天的假期(累瘫了……),我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把欠的更新补上哈~

    今天文章主要是想讲讲世界机器人大赛。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和复盘WRC总决赛赛况。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可以说是机器人赛事里规模极高、难度也极大的白名单赛事了,要在20万个选手里一关一关冲锋陷阵,其实还是挺难的,所以也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赛事。

    总决赛现场也有国际锦标赛(规格等同于国内四大锦标赛)的选手带队参加,所以从规格来看,总决赛也被称为“全球总决赛”,锦标赛就是“全国锦标赛”,然后还有各省市的选拔赛,主要是这几种比赛形式。

    孩子们比赛完后,我也跟孩子们深度复盘过。我发现好的赛事经验沉淀下来,对一个孩子的综合成长也是极大的,而能够对之前的经验进行合理复盘和总结,下一年也会更有经验。

    我们是从8月底开始准备比赛的,我带孩子参加了佛山创想集训营、广州线下选拔赛、郑州国内锦标赛,最后来到吉林长白山,参加WRC总决赛。

    如果说之前参加机器人赛事,是一关一关的升级挑战,但到了总决赛那真的叫神仙打仗。

    机器人被誉为行业里“高精尖”的代表领域,软硬件都要够硬的属性,决定了它对小选手们的赛场挑战难度还是极大的。赛事级别越高,选手水平越高,挑战就越高。

    但换个角度来想,我觉得此役对参与其中的小选手们,对他们的成长帮助也是极大的,可以说选择学机器人赛道深耕的孩子,在软硬件领域的实际调控能力、和精细化业务的综合素质,一定会远超其他领域的。

    如果以后有什么能够不会被机器人替代,那拥有能创造、驾驭机器人能力的人,一定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所以借此做一个回顾总结文,从个人带孩子参加小学初级组赛事、小学高级组赛事的角度回顾一下整个WRC赛事,也给之后也想参加这类互动,或者同类国家白名单赛事的小选手们多个参考。

    我们也在继续招募2024机器人国家白名单赛事的小选手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复“参赛”加入我们的萌芽战队,我们会优化好在今年的所有经验,并在2024年继续发挥出我们的合力优势,助力小选手们能更有机会提高实力,无限接近领奖台。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跟大家介绍过,萌芽战队在机器人赛事的整体获奖率超过90%(点这里查看和这里查看)。

    总决赛的整体成绩官网还没出来,但我们在创想人工智能学院老师的培训下,已经有其中一支队伍,夺得了总决赛的高级组冠军。

    如果有留意赛事的姐妹应该明白,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赛事是用来积累经验的,而小学高年级的赛事,是用来给小升初增添杯碗的,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里,会有大作用。

    最后的赛果可以安心等官网公布,相信小选手们的整体成绩,不会差的。

    高手如云的赛场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意味着赛场上有无数的意外和突发。

    我在赛事官方的直播间里不仅看了我们赛组的,还看了VEX、元宇宙等不同赛项,真的是神仙打架,欢喜和沮丧经常发生在一秒间。

    因为大家都很强,所以一失误,基本就决定了胜负。

    有些孩子上场车突然散架,解说员猜测小选手太紧张了没拿稳,有些VEX赛项的机器在PK赛的过程中皮筋突然断裂,车停在中途一动不动,有些孩子的车和遥控器突然在赛场连接失灵……

    解说员在旁边一边直播一边感慨:“有时候影响孩子是否能晋级的,还是如何减少赛场上的出错率。”这点,我深感认同。

    △ 视频号的赛事直播

    从大的维度上说,能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中脱颖而出,基本上都是三个因素的合力,教练、学生和家长全力支持,才能突破难关。

    教练的优势是在方案和教授水平。以高级组为例,从赛事前就制定了针对高级组总决赛挑战的战略升级方案,全部高级组小选手在总决赛前一个月就已经知晓。

    小选手的优势在于成长和精进。毕竟真正到场上的人是他们啊,能发挥出独立思考和不断精进的精神,不停提高自己的水平,学习并且提高自己的赛事能力,让自己的备赛保持稳定且积极的状态。

    家长的优势必须得放在心态。赛事是很激烈的,陪赛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尤为关键。保持平和和轻松,开放式地支持孩子,做好孩子的情绪支持和后援心理建设很重要,让孩子们能放下所有负担,专注过程、安心参赛。

    教练的优势是在方案和教授水平。以高级组为例,从赛事前就制定了针对高级组总决赛挑战的战略升级方案,全部高级组小选手在总决赛前一个月就已经知晓。

    小选手的优势在于成长和精进。毕竟真正到场上的人是他们啊,能发挥出独立思考和不断精进的精神,不停提高自己的水平,学习并且提高自己的赛事能力,让自己的备赛保持稳定且积极的状态。

    家长的优势必须得放在心态。赛事是很激烈的,陪赛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尤为关键。保持平和和轻松,开放式地支持孩子,做好孩子的情绪支持和后援心理建设很重要,让孩子们能放下所有负担,专注过程、安心参赛。

    这三样真的很重要。获得冠军的选手,我在赛后才知道,原来他们队第一个回合只拿了10分。满分240分拿了10分意味着,第二个回合的压力会相当大。可是他们可以顶住压力,在第二个回合选择了颇冒险的策略,但超强发挥,最后夺冠站在领奖台。

    家长说,他们支持孩子,哪怕颗粒无收,也相信他们在赛场上的所有判断。

    孩子说,他们评估过在第二轮可以顶住压力排查问题,重新把机器调整好,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但哪怕输了,也不留遗憾。

    去一趟长白山,差旅花费起码上万吧,如果失败了就真的连一个奖牌都没有了。但对于父母来说,能够支持孩子在赛场上的任何选择,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包容和尊重。

    这让我想起谷爱凌在冬奥会大跳台决赛中,第二跳完成后总排名第二的谷爱凌,顶着极大的压力,做出了要挑战最高难度的1620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她的本能反应,能在这样紧张的条件下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她成长过程中就是在接受这样子的教育。

    正如谷爱凌说,我想做1620,不是为了要赢那枚金牌,而是想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哪怕风险是可能会失去一枚奖牌。

    正如她妈妈说,好吧,选择是你自己的,希望你能享受比赛。

    我常常在想,在比赛中家长能够支持到孩子什么呢?我也听有家长在赛后跟自己的孩子说,“叫你不要选这个策略,你就选,你看你输了吧?”

    这样子的话孩子听了想必更难过了吧,孩子可能以后只会更不敢参加这类比赛,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卑而不自信,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了。

    那要怎么说,对孩子才是更好的呢?不妨试试,夸夸孩子:“你有拼搏精神”。

    我相信每一个选择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孩子,做出本能反应的那一刻,他们都是蕴含拼搏的人格魅力。

    当能力并不完全匹配时,成功率可能会低一点,但并不意味着孩子不可以通过后面的学习计划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综合技能在未来提升。

    在赛事中,最难的是如何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在复盘中用勇气把拼搏精神专为学习动力。哪怕今年失去一枚奖牌,但孩子未来才有能力逆风而起,拿到属于自己的、当之无愧的金牌!

    我因为弟弟在小学低年级,哥哥在小学高年级,所以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我作为陪赛妈妈,还是相当累的。

    作为萌芽战队中,唯一一个两个孩子都参赛,而且分别参加两个不同赛组,我可以说是真靠着坚强的意志,陪孩子走完了这一段赛事之旅……

    我记得在郑州的全国锦标赛那会儿,因为家长可以去现场观赛,为了能陪哥哥比赛,我把弟弟带到现场,在现场的地上让弟弟摊开地图,在后面自己抽时间来练习。

    这次总决赛,因为被通知这次家长不能观赛,加上哥哥生病,我也还是主要精力放在陪伴哥哥而让弟弟“自由发挥”上。

    那几天哥哥肺炎,做着雾化吃着药比赛,他需要有人陪他打打气,精神和饮食上照顾他,他也很脆弱……所以我果断对弟弟说了句“相信自己”就鼓励弟弟自己练习了。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但每次我也会对孩子说:“比赛,就是三分学七分练。在练的过程中,更要不断优化自己的程序和方案。如果没有这样子的决心和领悟,要在赛事中一直冲下去就很难。”

    三分学七分练,自练很重要,而有效的自练,也很关键。有没有家长在旁边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是孩子的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确的。

    无论是锦标赛弟弟在赛场上自练,还是哥哥顶着肺炎的状态在酒店里自练,他们都还是以优化和领悟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每一次的练习,都不被浪费,其实也是对孩子自学能力、差错能力的培养过程。

    所以我重点从这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准备赛事的学习效率。

    第一步,好的师傅相当重要。经过这次的赛事全过程,我可以更加坚定地告诉大家,我们请来的创想人工智能学院的教练老师,实力真的是顶尖的。我们在WRC赛事中老师教给孩子们的,无论是初级组还是高级组,都是高于行业水平的。

    如果要能让孩子有机会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认真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去学好,是相当必要的。

    第二步,孩子的有效学习很重要。都说“三分学七分练”,备赛是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的事情,那么从开始参赛,到赛事结束之前,孩子如何学习效果会更好呢?我的建议有三:

    1. 认真上课,让孩子跟着老师的课程好好学习里面的知识点;

    学习是否有规划性,孩子是否能沉下心来上课,都会影响学习吸收的效果。基础越薄弱的孩子,越需要重视学习的频率。

    2. 多学多练,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在课后多操控机器人,感受每个参数的变化和对机械的控制力度。

    机器人是最求更快、更稳、更强的领域,只要孩子水平够,绝对可以突破上限,这在初级组和高级组都屡见不鲜,但如何突破,就看孩子在课后如何练了。

    3. 主动去找1V1辅导老师沟通问题,家长不要介入比介入更好。

    因为三分学七分练,所以孩子不懂就问的态度很重要。

    鼓励孩子遇到问题,自己去找老师沟通,这样子孩子才能在赛前准备中放下更多的包袱,而家长更需要在情绪和心理支持上发挥作用,相信孩子,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判断。

    这是我在思考初级组和高级组的赛事准备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新感悟。

    高级组因为编程难度已经很高了,基本上家长技术上能做的事情是没有的(想做也做不到,自然也给不了什么建议),所以这反而推动孩子们必须要主动去找老师沟通,而不是被动等待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反而是这个“主动请教”的学习方式,成了高级组小选手们反馈自己能在决赛中表现不错的核心因素。

    我记得在赛前准备中,不少高级组选手调整方案到晚上11点,而老师也陪到11点,不停帮助孩子提高。只要孩子不放弃,老师也不放弃,这是真正的赛事精神。

    但初级组有些小选手们被动等待老师发现自己问题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我估计是因为小选手们年纪太小,不太敢找老师沟通,而无论对于一些小选手自身,还是父母本身,可能也不太能够发现出核心问题,所以疏忽了核心得分因素,反而被一些细枝末节但不重要的因素,影响了自己和孩子的判断。

    主动请教老师的学习习惯,要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鼓励孩子坚持去做了。只有孩子能整理自己的问题,主动请教,才能提高沟通和学习的效率。

    参赛任何赛事,难度越高、级别越高,挑战越大。因此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要义里,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心理弹性的建设。

    我是很喜欢跟孩子去复盘赛事,因为我觉得每一个赛事,都是宝贵的经验。输赢不重要,从中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又成长和进步了,才是我最看重的事情。

    前面我一直在说高级组赛事,因为高级组赛事是比较能看出培训的天花板,也是比较直接地体现孩子的整体机器人和编程综合技能的,你可以打个比方,就是奥数考华杯的难度。

    而这次WRC低年级组的赛事,可以说也刷新我对中国家庭卷“体能”的认知新高度,就打个比方,是如今现在孩子们在校内学编程、同时赛跳绳的高度。

    低年级组有自动编程部分,和手动遥控小车的部分。自动编程部分在我孩子看来就是“送分题”,只要孩子们有学好教练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很难丢分的。总决赛基本上都是一等奖以上的选手参赛,所以这个难度对大家都很低。

    真正难的是手动遥控小车的部分,相当于孩子们自己用遥控器或者手机,不停遥控小车,在赛场上争夺积木块,时间越短、做得越好,就得分。

    遥控器的速度有慢、中和快速三档,越快档对孩子的挑战越高,当然失误率也会越高。我家孩子平时练习大概能保持在中档不出错的速度,往上弟弟就会跟我哀嚎:“感觉自己在操控一个发了疯的车子,想停停不住,想拐弯拐过头。”

    弟弟也很想突破自己到快速,但他在1月份很沮丧发现自己做不到,也做不了那么好,他当时肺炎发烧刚好,失败太多了他也会很沮丧很难过。

    当然是这样子的,就跟我们开车,如果把时速开到40,可能会觉得车很慢,80-100可能感觉刚刚好,但如果你换成160-250的速度,是不是觉得自己在“发车疯”呢,是不是意外和事故率就会更高?

    所以我后来就跟沮丧的弟弟说,选对自己最稳的方案,中速不出错就已经很好了,没事的,时间有限,练习有限的情况下,没必要逼自己,重在参与就好,享受其中更重要。

    我给他举了高考的例子,真正影响高考分数的,很多时候也不是难题得分率,而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如何不丢分,我想赛事也是这个道理。

    后来弟弟队真的能做到中速不出错,他们已经很为自己开心了,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弟弟也很诧异地发现:原来真的有那么多孩子,可以把自己的速度,在日常生活中,逼自己一把,练到快速档(打个比方是时速160以上),且不出错。

    弟弟一比赛完就立马给我打电话,不是埋怨而是惊讶地说:“妈妈,天啊,真的有人可以开个跑车比赛还那么丝滑!”

    弟弟一口一个“惊呆了”,我说:“这不就是孩子们学跳绳的奇迹么,你们学校的绳王不都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1分钟230以上,还不止一个,看来人的体能潜力真的是无可估量啊……”

    “哎,做不到,心服口服。”弟弟叹了一口气。然后他就跟我说,他要专心看比赛,一直看完冠亚季军,向那些小朋友们好好学习。他果然这么去做了。

    我家老大在赛后也跟我谈了很深的一番思考和复盘。因为夺冠的小选手也是萌芽战队的,可以说他们两队都是同学,一起学过来、走过来和成长起来的。

    哥哥跟我说,那选手在第一回合遇到了他在郑州一样的问题,就是爆零。

    【看回顾贴:机器人大赛孩子零分差点直接出局,我没有训斥孩子,但做了这三件事】

    但冠军选手在长白山总决赛选择了和他在郑州完全不一样的策略。他在郑州和长白山都倾向于求稳,这次总决赛也是选了求稳的策略,但冠军队选择了“放手一搏,哪怕失去奖牌”的策略。

    所以当冠军小选手们拿到满分的时候,孩子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报喜,说“妈妈,真的太佩服了,xx和xx拿了满分!”

    我后来问他,“你觉得你收获了什么?”哥哥说:“妈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拼手一博的体验,以后我也想试一试,原来感觉也不错,输了也没关系。”

    我对我家两孩子能想到这些新的领悟,已经很满足了。

    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在陪赛过程中,父母要坚定地做好孩子的情绪支持,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多倾听、少抱怨。

    赛事的真正参与者是孩子,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判断,都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无论选择什么,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要鼓励他们去相信自己的判断,去更新自己的理解,并积累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

    越早开始的孩子,他越要养成复盘和总结的能力,这个能力必须要父母手把手带着孩子,一点点去学,他们才能内化。

    1. 鼓励孩子去解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我经常会跟孩子们说:“你告诉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哪里出了状况,然后需要我协助你做些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的,但是如果你不告诉我基本信息的话,我就无从下手呢。”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在对一件事情进行复盘,很需要回答这个核心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而大多数孩子们,却很难逻辑清晰地告诉你缘由,但他们需要去想,只有多想,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全局思考和复盘能力。

    比如为什么会输掉一场比赛?

    有些人会认为是别人害了自己才输掉比赛?有些人会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一些失误才导致失败……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代表的内心倾向也不同,而每个人解释事件发生原因的倾向,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

    有句话是:人生是10%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90%你的反应。

    在赛后跟孩子复盘,鼓励孩子分享,可以让父母从侧面了解孩子的解释风格。

    2. 帮助孩子合理区分问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里包括了三个纬度:

    失败的责任归属

    失败的可攻破性

    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失败的责任归属

    失败的可攻破性

    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很多时候,对于失败的答案和原因,会集中在“到底谁应该为这个失败负责”,解释风格不同,归因也不同。

    父母在和孩子的讨论对话中,要帮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问题都是可以一起解决的,它并非是不可控、或者是一直都会存在的事情。这个方法对孩子未来的帮助,会更为积极、有用。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如果孩子认为出现问题的原因一直存在且自己无法掌控,就更容易放弃努力。

    所以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把它看成一个小障碍还是一场大灾难?不同的见解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最终是习得性无助还是习得性乐观。

    把失败理解成灾难的孩子,更容易焦虑,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困难局面。

    3. 拆解目标,优化未来学习计划

    一场比赛的结束,就是所有赛事的结束吗?肯定也不是,赛事只是代表过去,而未来仍然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都会迎接孩子的到来。

    比如我们在世界机器人大赛结束后,还要继续参加2024年中国芯的赛事,而中国芯赛事是没有手动遥控操作部分的,因此无论是初级组还是高级组,都是在考察孩子们的编程和机器人综合素养,我相信孩子如果能沉下心来,好好跟着创想教练的课程体系来学习,绝对会有飞跃的进步。

    所以我跟哥哥和弟弟说,要好好把学习计划梳理好,这半年好好蓄力,系统提升。

    而哥哥经此一役,也更加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他现在是学校机器人校队的队长,机器人俱乐部的队长,2024年本身就有几个教育局和国白的赛事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说他也要把在WRC的经验,升级用在这些赛事里。

    每一次的经历,都可以让孩子拥有拓展和迁移的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把这些思考沉淀下来,最后成为自己未来学习的新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赛事中鼓励孩子反思自我,关注内在很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是什么,也是重要议题。

    世界不完美,孩子需要一颗更有弹性的心。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始终相信“我可以”和知道“可以怎么做”。

    唯有这样子,父母才能真正看到挫折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塑造一颗拥有弹性的心灵。

    养育是一门知易行难的事情,带孩子参加比赛、活动和考试,更是如此。有时候大人要修的心,一点都不比孩子少。

    今天的图片基本上都来自于组委会官方摄影师拍的照片,我一边翻看照片,一边为里面的每一个赛事细节热泪盈眶。

    成功固然会让人鼓掌,但眼泪也值得我们致以敬佩和感动。那些或紧张、或忐忑、或祈祷、或难过、或打气的身影,是那么得鲜活而真实,又是那么令人动容。

    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赛事中有所收获,也希望对这些经历的分享,也能对你有新的认知和启发。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我写过的更多的【赛事专题】:

    👉 一文说清“国家白名单机器人竞赛”比什么?

    👉 为啥能获一等奖?我采访完16强选手,总结了小学生国赛出成绩的经验

    👉 陪孩子参加机器人比赛,我真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 机器人大赛孩子零分差点直接出局,我没有训斥孩子,但做了这三件事

    👉 孩子也曾在比赛中得零分铩羽而归,没想到我做过的三件事情帮助了他们

    👉 收到晋级通知才知道,国赛经济规模有多大,小学生才是超强消费力!

    👉 亲历全球发明大会省赛,孩子多历练才会有大成长!

    👉 弟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落选,可我觉得有意义极了!

    👉 国家白名单上的青少年创新大赛,我来说说广东省是怎么组织的

    👉 我体验了国家科创大赛,中国小孩未来的学习方向太不可思议了!

    👉 各地举办的乐高机器人比赛,我来为你扫盲科普!

    👉 当期末总复习遇上比赛,我是这么帮孩子做时间规划的

    人生是10%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90%你的反应。希望我们都能把这份精神和力量,传承给孩子。

    如果也想加入2024年国家白名单机器人赛事,记得回复“参赛”加入我们的萌芽战队,以赛代练,一起成长!

    晚安,yours,萌芽。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将家庭陷入“囚徒困境”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停地剥削对方的情绪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贵州黄平:龙灯巡游 闹新春